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0年取得世界第一,据数据显示,截止到2019年3月底,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.3亿辆,驾驶人达4.1亿,均居世界第一,而随之而来的汽车尾气污染排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,因此,执行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。
被称为史上最严的“国六”排放标准,以快马加鞭的速度到来,也将在2020年之前逐步实施,部分地区已经提出要提前实施响应国家号召,对于有车一族来说,更头疼的事情也接着出现,那就是从2019.5.1开始,年检有了新规定。
早在2018年11月9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了《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)》、《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)》这两个“在用汽车”排放检验标准,而这个验车环保新国标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
对于刚购买的新车来说,6年内是处于免检期,但是一旦过了这个时间之后,都难逃要年检的命运,加上我国的年检政策,流程是比较繁琐的,早就引起车主的不满,这下倒好,有车一族表示更加不淡定了。
跟燕子一起来看一下5.1年检新规都有哪些变化了?
新增外观检查
在此前的年检当中,是不会对车辆的外观进行检查的,即使是冒黑烟,但是尾气检测没有超标和其他项目能通过,一样是能被判定为检验合格的,但如今的新规可不一样了,明确了外观检查不通过的车辆将被“一票否决”,主要新增以下3点:
1.无论是汽油车还是柴油车,都会检查排气管以及消声器的外观和功能是否完好。
2.被检查车辆的车况是否达标,如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是否工作正常,车辆是否存在烧机油或严重冒黑烟等现象。
3.增加OBD检测,如果被检测车辆能经过OBD项目检测,尾气排放就不用再检测了,如果OBD数据显示不正常,无论尾气是否合格,都会直接影响车辆年检的通过。
燃油蒸发检测
燃油蒸发控制系统,是为了防止燃油管内的燃油蒸汽泄露到大气中污染环境,并同时收集汽油蒸汽并重新输送到发动机内燃烧的一项技术,新标准主要是对油箱进油口、油箱盖压力进行测试,以及对活性炭罐是否工作良好等检测。
OBD检查最关键
“OBD”对于很多车主来说可能比较陌生,其实就是车载诊断系统,在车辆发生故障时,通过该接口外接检测电脑,就能轻松读取故障码,更加快速地知道问题所在,而这个系统,还随时监控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。
所以,年检新增的OBD检查一项,通过电脑能读取OBD的存储信息,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或者出现排放超标的情况,电脑上就能一目了然,该检查结果也作为车辆排气检验是否合格的判别项目,相比通过尾气检测的方式更加便捷。
值得注意的是,OBD检查项目只针对2011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轻型汽油车(总质量不超过3.5吨);2013年7月1日后生产的重型汽油车(总质量大于3.5吨);2018年1月1日后生产的柴油车,而OBD检测接口仅在电喷发动机车型上存在,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那些老车的路权。
污染物排放限值降低
污染物排放限值降低是年检新标准变化较大的地方,对汽车尾气排放物进行了限制,并且提出了全新的标准,对污染排放物中CO、HC、NO含量都有所降低,并设置了双怠速法、稳态工况法、瞬态工况法、简易瞬态工况法四种测试方式。
尤其是柴油车,这次年检新规添加了氮氧化合物检测和设置全国统一的排放限值,即使不冒黑烟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不符合标准,按照老的标准限值,大部分机动车还能勉强过年检,但新标准下老旧车型能通过这项检查的几率则小很多。
5.1年检新规有什么影响?
新增/调整的4项检测项目中,对私家车影响最大的则是OBD检查和尾气排放限值降低,而且还增加了检验流程,在用车辆在进行尾气检测之前,需要进行环保联网核查,增加了这么多的项目,验车费用也会水涨船高,手续也变得更繁琐、检车时间也更长。
之前,私家车是实施15年强制报废规定的,但这个规定在2013年5月份就被取消了,但是那些老旧车辆并不可以继续开下去,早在2017年,“国一”“国二”老旧机动车就不能进北京五环了,而最后一批“国二”车辆大概在2006年登记,这意味着那些老车还是变相地走上了提前报废的道路。
这个新规目前将逐渐在个别城市开展试运行,机动车检验机构也在升级改造检测场设备,在国家层面考虑,淘汰老旧车辆,对于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是有着较大改善的,但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,自己车辆没有质量问题但因排放不达标,却要提早报废多多少少会感到可惜。
我国截止到2018年底汽车保有量接近2.4亿辆,而美国汽车保有量为2.5亿辆左右,但有30%超过15年的老旧车辆仍然在使用中,为何美国的大气污染问题能得到有效抑制,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方面。
对于此次年检新规,你们有什么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